Search

<走出迷姦創傷:I May Destroy You>

寫了和性騷擾有關的文章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<走出迷姦創傷:I May Destroy You>

寫了和性騷擾有關的文章後,那幾天,看著網友們的回應,其實有些手足無措。

因為,大部份的狀況,我沒有答案,也不知該如何安慰。



就在這個時候,友人私訊我,推薦我看一部英劇《I May Destroy You》,大陸翻譯成《我可以毀掉你》,台灣翻譯成《生命轉彎那一天》。

這部今年六月上映,被《紐約時報》列為2020年最佳劇集的小品,在台灣似乎沒有太多人關注。套一句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評論,「女性、種族、性侵」的議題,在亞洲市場或許並不是那麼討喜。

《I May Destroy You》總共12集,每集30分鐘。以時間上來說算是很好完食,但劇情的安排其實很細膩,有很多值得停下來反思的地方,所以整體來說,並不是那麼容易消化。

這部劇是英國女演員Michaela Coel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,她在酒吧被下迷藥後,遭性侵得逞。後來,她決定把這個經歷改編成劇本,並擔綱本劇的女主角。

(下面有劇透)

《I May Destroy You》這部劇最有意思的是,在最後一集裡,Michaela花了一年的時間,每個週末都回到自己被迷奸的酒吧等待,因為她深信獵人總是眷戀自己的獵場。

而她也真的遇見了當時迷姦自己的男人...接下來,劇情巧妙的安排了四種不同的結局,隨著每一個結局的展開和結束,觀者的心,似乎也跟著女主一起,慢慢的安定下來。

然後我才明白,那一連串的結局,是Michaela療癒自己的過程。



我從網路上,找到了Michaela的專訪。看完專訪,我覺得很感動,也覺得很佩服,Michaela只有32歲,卻能針對創傷這件事,有這麼豐富的洞悉與見解。

她開宗明義就說,她的目標,是想把「Peace」這件事,重新帶回她的生命中。

在遭受到性侵犯的一年裡,Michaela從一剛開始的堅強與正常,開始慢慢意識到,創傷對她帶來的影響。

創傷除了影響她的生活,也同時餵養她,把她變成另外一個人。甚至讓她覺得,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受害者,同時在行為上,也開始成為其他人的加害者。

Michaela意識到,當你不放過創傷時,創傷也不會放過你。最終,將成為你的一部份,反過來控制你,把你變成,你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。

在她安排的其中一個結局,是讓女主角親手把強姦犯打死,但是她也意識到,這樣的安排,會讓女主角一輩子活在殺人兇手的陰影裡。而這樣的人生,對Michaela來說,一點也不Peace。

「我不能讓我的創傷,定義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,我必須讓它離開。」她說。



訪談的最後,Michaela說:「或許不是讓創傷離開,而是准許它坐在那裡,容許他有一個位置。」

我想到,我的一位專攻阿德勒學派的老師,曾經說過一句,讓我銘記在心的話:「生活不完美,但還是可以很美麗。」

故事的最後,女主角做出了選擇,她選擇活在當下,不再回頭,不再回到名為“Ego Dead”(死亡的自我)的酒吧,不再讓自己浸泡在仇恨與恐懼中。

想看完整訪談的朋友,請參考此連結:https://www.vulture.com/2020/08/i-may-destroy-you-ending-explained-michaela-coel.html

#不再回頭這個概念
#讓我想到聖經裡羅得的妻子
#因無法控制自己不回頭
#最終成了一根鹽柱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攝影師、作家、潮嬤郝雲娟的孫女。
View all posts